人民的名义14:爆火剧不重播,背后究竟有何隐情?编剧遭恐吓!
《人民的名义》是2017年爆火的一部热播剧,该剧一经播出便处于巅峰,热度不减,它讲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干部侯亮平临危受命,执行贪腐调查行动,维护公平正义和法律法规的故事。
作为一部监察反腐、弘扬国家正能量的力作,里面可谓是众星云集,又有优秀剧本的加持,热度超前也是必然。该剧剧本是由周梅森创作的同名长篇巨作改编而成,又有张丰毅、刘亚军等一众实力老戏骨的出演,这让《人民的名义》里面的人物塑造都非常的形象、立体,也让观众观剧时的代入感和认同感很强。
我们都有印象,很多热播的电视剧每年基本都会在各大电视台重复播出,比如86版《西游记》、98版《还珠格格》、《甄嬛传》等等,首播的湖南卫视按道理来说自然不会放过这块“香饽饽”,可这样一部优质又火爆的作品,为什么首播之后没见过它重播呢?
首先,《人民的名义》主要描绘的的便是官场的黑暗,在当时国家大力反腐的大背景下,这部作品推出便正好顺应了时代主题,但是正因为这种大尺度,过于细节的描绘贪腐案例,在人们满足自己的猎奇心态时,也容易造成人民群众对干部和官员的不信任。
比如在故事开篇,反贪局系统中的侯亮平和陈海调查国家干部巨额贪腐事件,当事情有了眉目,领导们准备先拘留京州市副市长丁义珍时,正在参加活动的丁义珍却接到风声提前跑路,潜逃海外,这就是“官官相护”最好的体现,说明官场中黑色利益链是巨大的,渗透面也很广,环环相扣,谁出事都有可能牵扯自己。
剧中贪腐的大尺度描写其一就是贪腐金额的巨大,侯勇扮演的赵德汉是一个项目部的小处长,他平时生活作风简朴,上下班都是骑自行车,住在老破小的居民楼里,每个月给老母亲三百块生活费,翻遍了家里也找不到一样好点的物品。单看表面,谁能想到一个这样低调的干部竟然巨额贪腐?随着调查的深入,侯亮平竟查出赵德汉有一栋豪宅,还藏了满屋子的现金,足足有两亿多!数额之巨大令人咂舌,这就是典型的“小官巨贪”。
该剧贪腐尺度之大还体现在涉事官员的官职之高,剧中有一个大反派赵瑞龙,他在黑白两道都混得很开,他和高小琴还有公安厅厅长祁同伟等人在京州市官场商界上制造了一系列案件,但他们都安然无恙,甚至还步步高升、生意越做越大。因为赵瑞龙的父亲赵立春是副国级官员,有这么一位重量级人物在背后指使和支持他们,官二代赵瑞龙自然是得意洋洋,受人尊敬。
还有剧中赵瑞龙建在环境保护区月牙湖边的那座美食城,可是高污染的产业,这样的项目是怎么通过审批的?相信他的父亲赵立春肯定在背后出力不少,上下打点关系。他还建立了山水集团,美其名曰高端会所,实际就是为了笼络官员,进行权钱交易的场所。
赵瑞龙表面恭恭敬敬,实际贪得无厌、不择手段,培养了以高小琴为首的一众美女,用来腐蚀官员,拉他们下水,省公安厅厅长祁同伟就和高小琴发展成情人关系;省委、政法委干部高育良和高小琴的双胞胎妹妹高小凤还在香港生下了私生子。赵立春能平步青云、身居高位,相信了少不了这个儿子的助力,父子俩狼狈为奸,一人狐假虎威,一人坐收渔翁之利。
之前其实也有过相似主题的影视剧出现,但由于审核因素,其中对贪腐的描写都是不痛不痒,失去了其本来要宣扬的主题,但《人民的名义》不同,首先大家以为因为这部作品反映的题材太敏感,会像之前的同类型剧一样反响平平,但是让观众们惊讶的是这部剧赤裸裸的描绘了官场的黑暗现实,官商一体、反贪局调查员被撞、举报者随时面临威胁等等情节都让观众感觉触目惊心。但也正因如此,人们的心中不禁会有疑问: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官场是否也是这样呢?我们的人民公仆是否也是外表朴素、实际奢靡呢?我们的国家领导干部是否也是贪腐分子背后强大的靠山和保护伞呢?随着电视剧的播出和热议,也让很多人对官员干部产生了信任危机,想必这也是本剧没有重播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民的名义》的播出是历经波折的,总监制李学政的千字博文当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中有这样一个内幕:在2017年9月,前江苏省省委干部王立科落马,他在任职期间一度叫停、阻挠《人民的名义》播出,原因是他认为这部剧危害性极大,甚至要求剧组删除所有关于江苏政法部门的“鸣谢”,更是公开批评指责支持剧组工作的单位,后来阻止不了播出就散布关于该剧的谣言,导致《人民的名义》无法评奖。这个大官的急躁,想必是对号入座,在这部作品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感觉触及到了自己的利益。
随着近年国家反腐力度的加大,许多贪官污吏落马,我们在《人民的名义》中也发现了许多现实生活中的原型人物,比如赵德汉对应的是原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也被称为“两亿司长”;在逃贪官丁义珍的原型是原辽宁省凤城市委干部王国强;还有公安厅厅长祁同伟和天津市公安局干部武长顺有相似之处,两人都是公安系统的一把手,都做了很多相同的违法之事。
反贪反腐是国家的主要态度,却也是某些人后怕的源头,试想这些贪官污吏、不法分子看到一部等于是自己“自传”的作品出现在荧幕上,而且非常火爆,被人广泛关注和津津乐道时,他们的内心会有多么崩溃,他们害怕大家联想到自己,从而暴露自己的所作所为。所以《人民的名义》因为涉及的现实人物太多,侵害了很多人的利益,动了资本的“蛋糕”,差点“胎死腹中”,无法正常拍摄和播出。
因为题材的敏感,各路投资方因为怕过不了审纷纷撤资,他们还对工作人员说:“这样敏感的题材想要过审是不可能的。”在剧本送审时编剧和导演心里也七上八下,都做好了要修改一千次的准备,可幸运的是剧本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就顺利过审了。
大量投资方的撤资让剧组的拍摄停滞不前,投资人之一的高亚麟在看过剧本后却孤注一掷,抵押了自家的房子和车子,投入四千万资金确保《人民的名义》开拍。因为资金不足,很多演员都是导演李路豁出老脸靠交情请来的,还基本都是零片酬出演。
当时主角侯亮平的扮演者陆毅就因为片酬太低拒绝出演,但看过剧本后便被深深的吸引了,低片酬甚至不要片酬也要参演。整部剧有八十多名演员,片酬总共还没有两千万,这平时连一个流量小鲜肉也请不了。
虽然片酬不高、经费不够,但是每个演员都在尽心尽力的塑造角色,自己也做足了准备。丁义珍的奢侈品是十几块钱的路边摊;赵瑞龙是自己带服装进组的;扮演高育良的张志坚,自掏腰包配了价值六千元的眼镜,但张志坚配的这副黑边的眼镜确实更符合人物角色,更凸显了高育良低调和沉着的性格特点。而且张志坚还留了长发并把发型吹成背头,除了匹配人物外在形象,他还仔细揣摩人物心理,将高育良不贪财不好色却“贪天下”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原本李路想让侯勇出演一个重要角色,但是侯勇没有档期,就出演了只有一集戏份的吃炸酱面的贪官赵德汉。因为都是夜戏,赵德汉的戏份是侯勇熬了三个通宵拍摄出来的,网友们评价他的表演是:“每一帧表情和动作都是教科书般的演技!”
好不容易终于拍完可以播出了,没想到因为题材问题和敏感性,还有一些江苏省大领导的施压,这部剧当时根本没有平台敢收入,这也是为什么《人民的名义》在南京拍摄却没有在江苏卫视播出的原因。
最终经过一些正义之士的努力和支持还有上层领导的特批,这部剧还是走向正常的流程,最终被湖南卫视买下版权,这才没让所有人员的努力付诸东流,而播出后电视剧的成绩也非常喜人,收视率也是连连突破纪录达到8%,这是近10年来湖南卫视电视剧收视率的顶峰了。
《人民的名义》播出之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因为题材的特殊和效果的真实,全国各方势力施压要求禁播,连编剧周梅森都遭遇到了“死亡威胁”,有人给他打电话让他过马路的时候小心一点,当心车祸,但是他并没有就此屈服,还坦言道敢写这样的剧就敢承担后面的后果。好在湖南台也顶住了压力,重新审核了几遍,足足删了几集剧情后才正常播出。
不出所料,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时代,该剧播出后大火,但是也因为尺度大和题材敏感的问题,不容易控制舆论的走向,所以当剧播完后,湖南台也是再不敢重播,也没有其他平台再敢接手。
《人民的名义》中的官场思维、露骨的台词、贪腐官员的形象等等在揭露阴暗的同时,也带了很多风险。比如其中的人民警察似乎没有一个是正面形象,几乎都是反派。
以公安厅厅长祁同伟为例,他本该是执行法律和守护道德的铁腕,却成为了知法犯法的代表。他身居要职,却被权利蒙蔽了双眼,贪腐、受贿、行贿,和油气集团刘新建勾结,利用职务之便收取回扣和不义之财。还贿赂法院院长陈清泉,暗箱操作大风厂的股份,导致了工人流血事件。
他身为公安厅厅长,本应该和黑恶势力水火不容,但却和他们沆瀣一气,不依法查处,反而帮助以赵瑞龙为首的黑社会称霸一方,成为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
以为陈海掌握了他的犯罪证据,他雇佣阮成玉制造车祸准备杀陈海,使他变成了植物人,甚至安排人去医院剪陈海的呼吸管,想置他于死地。
祁同伟私藏枪支,分给了杀手花斑虎,让他帮自己除掉妨碍自己的人,比如他利用山水集团不正当敛财,害怕事情败露,杀害了知情人——山水集团的财务处处长刘庆祝,还让高小琴用钱堵住刘庆祝妻子的嘴,不让她作证。
在侯亮平调查他时,他在山水集团备好了“鸿门宴”准备对侯亮平动手,但是被赵瑞龙的二姐警告制止。和他有利益往来的丁义珍即使逃亡非洲也被他派花斑虎杀掉。
祁同伟还将很多自己的亲戚朋友安排进了公安系统,连老师高育良都忍不住讽刺他:老家的一条狗都要安排进警队当警犬。亲戚犯事了,身为公安厅长最该伸张正义的他却选择包庇,让他们逃脱法律的制裁。
祁同伟本来是人民的缉毒英雄,但却在“胜天半子”的执念中陷入权利和财色的漩涡,成为了权利的奴隶,也成了危害公共安全的“害虫”。剧中的警察竟然全都成了欺压百姓、溜须拍马的代表,这些反面人物的刻画传播了社会负能量,大量权钱、权色交易也败坏了社会风气,这是国家十分在意的,也成为了《人民的名义》不能重播的原因之一。
正如陈岩石所说:“贪腐就像癌细胞一样,一点一点侵蚀社会的肌体,让私欲膨胀。”《人民的名义》作为一部反腐倡廉剧,通过艺术的手法真实揭露了社会现实,影视的本质是文化产品,核心是传递价值观,无论它是否还能重播,看过它、了解过它的观众是记忆深刻的。我们的社会需要真相,尽管这个真相是残酷的,反腐是正义的行为,也是在社会现实“疗伤”,只有真正控制、去除这些“癌细胞”,还大家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我们才能走向更美好、光明的未来。
人民的名义14:爆火剧不重播,背后究竟有何隐情?编剧遭恐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