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任鲁豫:32岁娶身家上亿女富豪,为何后悔到北京当央视主持人
“如果再有一次选择的话,我不会来北京,真的……”
主持人迎娶一位身家上亿的千金小姐,这听起来像是一个戏剧性的电影故事,但这真真实实地发生在了任鲁豫身上。
32岁与女富豪结婚,婚后俩娃喜当爸,顺风顺水的生活让外界称他是“人生赢家”。
当表面的风光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时,任鲁豫却在节目中直言:“我后悔来北京了。”
光鲜亮丽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为什么迟迟不能释怀?
一、练好“基本功”
1977年,任鲁豫出生在河南新乡。
说起任鲁豫的名字,其实与他父母的籍贯有关。父亲是山东人,母亲是河南人,取两地简称两人便为儿子取名鲁豫。
相比于同学们肆意洒脱的大学校园,可以说,任鲁豫的大学生活仍然处于紧绷状态。
进入大学后,任鲁豫展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一有时间就学习,通读各种书籍武装头脑。尽管普通话发音不标准,任鲁豫以要强的性格一遍又一遍地练习,不怕苦,不喊累。
由此,经历大学的锻造,他的文学素养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写文撰稿更是信手拈来。而全身心投入学习的姿态也为他赢得了去河南电视台实习的机会。
只是初来乍到,任鲁豫并没有能够直接接触到台里的播音工作,那时每天的工作就是给主持人送稿子,递稿子。
另外,如果有播音员下午才能来配音的稿子,为了对准时间,作为实习生的任鲁豫需要先通篇念一遍来把控时长。
故事开始变得有趣起来。
1997年,邓小平同志逝世。作为一个重大的新闻事件,当天的河南新闻联播编辑写了一篇13分钟的通讯——《中州挥泪送小平》。
可是一位播音员临时有事没来得及配稿子,正当工作人员无计可施的时候,实习生任鲁豫顶上了。饱含着对邓小平同志非常浓烈的情感,任鲁豫带着极致的情绪录完了这段通讯。
走出播音室后,他看到那位编辑老大哥摘掉了眼镜,在那儿擦眼泪。一问才知道,编辑说他自己被播音员二次处理的声音感动到了。
晚上等到台长来审核片子,编辑老大哥拿着两版配音(一版是正规的播音员录的,另一版是任鲁豫录的),说道:“我想让你听听一个实习生录的版本。”
播音员出身的台长听后感慨地说:“这是个好苗子。”他把任鲁豫叫到审片室,看了看说:“可以给你安排一次试镜。”
令任鲁豫没想到的是,当晚新闻联播播出的配音正是他录的那一版。
任鲁豫毕业那年,河南电视台刚刚开始实行招聘制,这说明大学生失去了被直接分配工作的机会,他面临着不能留在电视台工作的局面,甚至连招聘的机会都非常渺茫。
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任鲁豫果断拿着自己的配音带子和资料去找广播厅的厅长。
赶巧了,厅长正好看到过任鲁豫实习期参与的节目,于是他的名字被广泛传开,很多人也都知道了这个实习生的存在。
机缘巧合下,任鲁豫被纳入了河南广播电视台,正式踏上了播音主持这条道路。
二、奏响“最强音”
任鲁豫看起来有着一张“新闻脸”,端庄正气成为他荧屏形象上的亮点。
转正后,他先后主持了河南的《新闻60分》《午间报道》《新闻联播》,凭着专业能力和健康的荧屏形象收获了观众发自内心的赞赏。
就这样,他在河南电视台安安稳稳地工作了四年多的时间。
2002年,适逢中央电视台的十二频道(当时称西部频道)招聘,很多地方台的主持人都来报考,任鲁豫就是当时成功考进央视的那批人之一。
面对任鲁豫的离开,河南电视台的很多人员都表现出极大的不舍,厅长宽慰他:“你要记得,‘天高任鸟飞’,天还很大,如果觉得你还能飞得更高,你就走。”
任鲁豫能理解反对的声音,因为爱才会担心,因为喜欢才会不忍告别。他知道,不管走到哪里,自己都是从河南电视台走出来的主持人。
2004年,任鲁豫调入央视文艺中心主持节目。
音乐频道有个特点,特别是来到央视的音乐频道后——大型直播特别多。任鲁豫回忆说,最多的时候自己一年主持过一百多场直播。
来到央视的任鲁豫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朝着自己一号厅(春晚)的梦想前进。
然而,现实的道路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就在2010年,他差点就错过了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那年,任鲁豫结婚了。
因为夫妻两人都很喜欢音乐,新婚的他们决定去奥地利的维也纳来一场蜜月旅行。
可就在飞机落地后,任鲁豫打开手机看到了满屏的短信:“任鲁豫,恭喜你,你今年要上春晚了。请你明天到春晚剧组报到。”
不像参加春晚的演员们可能老早就知晓了演出任务,电视台都是最后通知哪位主持人上场。
被信息吓疯的任鲁豫一个箭步走到了出发厅,准备重新购买返回北京的机票。
可是事与愿违,没票了。
就在任鲁豫绝望的时候,机场人员跟他说可以选择套票。可是这需要他从维也纳飞到泰国,从泰国再飞到北京,而且还需要把北京到泰国再到维也纳的返程票全部买下来。
任鲁豫看着折合人民币四万多的机票,咬牙说:“要!”
就算这样,任鲁豫也没能赶上节目的首次彩排。面对任鲁豫第一次对稿就缺席的行为,大家都在取舍要不要放弃这个年轻人。
后来很多前辈和领导讨论认为,这个机会对于年轻人来说太重要了,可以为任鲁豫破个例,暂时等他一天。
这令任鲁豫打心眼儿里感谢他们,他深知,一个人一路的成长得益于很多人的关爱、帮助和支持。
凭借非凡的外形气质和优秀的主持功底,任鲁豫在春晚的表现令人赞叹不已。
多次控点救场,舞台站位渐趋中心化,这都可以看出任鲁豫在春晚主持中的分量不断增大。
任鲁豫在播音赛道中的成就离不开个人的能力,但就像他自己说的,背后的支持也不可或缺。
三、点亮“前行灯”
任鲁豫时常觉得父亲给了他很多美好的童年回忆,比如说那只宠物。
就在同学们都养着猫猫狗狗时,任鲁豫的宠物却是一只小鸡。
有天,任鲁豫在楼下发现了一只从楼上摔下来的小鸡娃娃,上前查看后发现它的腿被摔坏了。看到小鸡受伤,任鲁豫的父亲说:“你可以帮助它,先给它疗伤。”
一般认为,在家里养一只鸡会让环境变得脏乱。但那时的父亲什么都没有考虑,果断地让任鲁豫收养了它,并且还细心地给小鸡抹了红药水,为它的腿绑上了纱布。
果不其然,在全家人贴心地照顾下,那只小鸡终于痊愈了。
想到这,任鲁豫说:“我一直觉得小鸡很聪明。”一听到楼梯口有声音,它就会跑到门口等着,因为它知道那是任鲁豫或者是父亲回家了。
任鲁豫的父亲是一位老师,在临近高考的时候,父亲的腿脚突然受伤了。但他认为这已经到了学生们最重要的人生时刻,作为打气的人,自己必须坚守到最后。
于是父亲即使打着石膏,拄着双拐,也要坚持到学校给学生上课,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学生们高考结束。
任鲁豫的父亲说,他只是觉得要站好自己的每一个岗,尤其是最后一班岗。
父亲的行为给了任鲁豫很大的激励,不管经历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坚持下去也成为了他的人生信条。
任鲁豫当年决绝地离开河南电视台去往北京的行为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他们家没有一个人同意这件事情,除了他父亲。
尽管当时父亲年纪很大,也希望孩子能留在自己的身边,但他对任鲁豫说:“你不要在意爸妈的感受,如果有梦想就去实现。”
任鲁豫在央视舞台的大放异彩让很多人认识了这位沉稳温和的新秀之才,只是事业恢宏的另一面就是缺少对家庭的关心。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在《你好生活》(第三季)中,任鲁豫在晚霞余晖的映照下站上了树墩,看着与海浪相齐的天际几度哽咽,他喊道:“爸,你在天上好不好?我已经好几年没有用河南话喊过你‘爸’了。”
任鲁豫说自己年少的时候总想得太自私,为了自己的事业忽略了家庭。央视的工作让他和父母聚少离多,即使在父亲弥留之际,他也因为工作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
这也是为什么他说后悔去北京的原因。
任鲁豫现在还有母亲和他的小家庭,所以照顾好他们是他最看重的事情。
四、善弹“合奏曲”
提起任鲁豫的小家庭,很多人都会想到他那大有来头的另一半——朱晶。
家庭条件十分优越的朱晶和刚去北京打拼的任鲁豫,怎么看俩人都合不到一块儿去。那么家境相差甚远的他们究竟是怎么在一起的呢?
某天在上班的路上,任鲁豫在路边看见一位脸色苍白的女孩,就在他犹豫要不要上前伸出援手时,女孩猝不及防地晕了过去。
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任鲁豫赶忙拨打急救电话,将女孩送往了附近的医院。经过救治后,女孩脱离了生命危险,看到女孩没什么大碍,任鲁豫选择了默默离开。
得知此事的朱晶,决心要见到这位帮助她的好心人,想着当面说句感谢。
几经波折,两人最终见面了。
一开始,朱晶被任鲁豫如沐春风的气质吸引,任鲁豫对温文尔雅的朱晶一见钟情。按理来说,爱情的触手应该将他们俩拉扯在了一起,可是这时的任鲁豫心里仍有顾虑。
朱晶的父亲是个富豪,拥有过亿资产,任鲁豫的工资在他们面前简直拿不出手,家境的差距让任鲁豫变得有点胆怯,缺乏安全感。
好在朱晶有着大方不扭捏的性格,即便看到网上有关两人的恶俗言论,她依然大胆追求心中所爱,主动地给任鲁豫建立安全感,并且坦率地说:“你喜欢我,我喜欢你,就这么简单。”
2009年,两人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开启了一段喜乐情缘。
朱晶在婚后扮演着“贤内助”的角色,默默支持丈夫工作,即使在旅行的过程中出现差错也表示出了自己的理解之意。
2022年,任鲁豫和妻子共同迎来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
谈到对二胎的看法,朱晶说:“希望有一天,我们老了,要住院了,哥哥能有个商量的人。”
此外,他八十多岁的母亲为表庆祝特意喝了一杯酒,并发来视频安慰道:“儿媳妇儿,辛苦了。”
看到妻子独自带孩子的辛苦,任鲁豫表示自己非常心疼,也在渐渐地把重心放在了照顾家庭上。
对于“央视一哥”的头衔,任鲁豫否定道:“每个频道都有每个频道的特色,每个主持人都有自己的领域。”
任鲁豫认为每个频道都不缺少优秀的人,因为做过受众较少、关注度不高的频道,他更能理解深耕在这些领域里的主持人的不易。
这是一个看重机会的世界,可是能一蹴而就的人少之又少。成长的道路因人而异,但厚积薄发确实是绝大多数人前行的方式。任鲁豫是个幸运的人,更重要的前提是他能守得住自己的初心。
央视任鲁豫:32岁娶身家上亿女富豪,为何后悔到北京当央视主持人